“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4月28日下午,來自武漢蔡甸區大集中學的450名學生,到崇陽陳壽昌烈士陵園開展紅色教育主題活動,高唱國歌、敬獻花籃、聆聽故事。
八年級學生胡順說:“通過了解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跡,使我深深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非常來之不易,我們將刻苦學習,繼承遺志,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奮勇向前,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p>
陳壽昌烈士陵園,位于崇陽縣金塘鎮畈上村4組朝育屋后山咀金港河畔,其墓高1.5米、底徑3米,墓前立“陳壽昌烈士之墓”碑。
陳壽昌烈士陵園作為咸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大批黨員、團員、普通群眾及愛國人士前來瞻仰祭奠。
陳壽昌,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鎮??h總浦橋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少時立志報國,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0月,陳壽昌帶領紅十六師在湘鄂贛邊區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兵力,策應中央紅軍主力長征。
同年11月8日,陳壽昌率千余官兵從牛牯山出發西進,于10日下午來到崇陽與通城交界的老虎洞區域,突然遭到以況新先為師長的國民黨三十三師兩個團和崇陽、通城、修水三縣地方反動武裝共四千余人的阻擊和圍攻。
11日上午,陳壽昌、徐彥剛、傅秋濤等領導在徐家屋召開了連級以上干部會議,研究了對敵作戰的戰略戰術。下午戰斗打響,我軍為占領有利地形,遂從老虎洞撤到老鴉尖、劉婆尖、薄刀埂等高地。頓時,槍炮轟鳴,軍號陣陣。敵我雙方攻守爭奪十分激烈,戰斗持續了兩天兩夜,意志頑強的紅軍連續擊退了敵人七次進攻。
21日中午,正當敵人組織第八次強攻的緊要關頭,陳壽昌命徐彥剛率部撤退,自己則指揮少量戰士掩護。戰斗中,陳壽昌身先士卒,始終戰斗在最前線,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右腿動脈,徐彥剛亦中彈負傷。我軍雖全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出戰斗。
撤退途中,陳壽昌因流血過多,醫療條件又差,以至傷情惡化,于當晚在崇陽金塘河坪村犧牲,年僅28歲。
21日晚上,紅十六師指戰員和鄂東南特委在河坪村為陳壽昌及其他犧牲的同志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上,湘鄂贛省委稱陳壽昌“是一位難得的好省委書記,在蘇區享有很高的威信,他的犧牲是湘鄂贛蘇區的重大損失,是黨和人民的重大損失”。追悼會后,陳壽昌及其他烈士的遺體就地安葬,從此長眠在這片青山綠水之間。
新中國成立后,崇陽縣委、縣人民政府在金塘鎮河坪村(今為畈上村)擔水埠修葺了陳壽昌烈士墓,2003年又將陳壽昌烈士墓擴建為占地約2畝的陳壽昌烈士陵園。
陳壽昌烈士墓1986年被列為崇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咸寧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鏈接:
陳壽昌(1906-1934),浙江省鎮海人,曾任中華蘇維埃全國總工會委員長、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湘鄂贛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六師政委等職,1934年為配合紅軍主力長征,在湘鄂贛邊區牽制敵人,在11月21日老虎洞地區的戰斗中負傷犧牲,時年28歲。(查生輝、丁偉、胡向輝)
責任編輯:楊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