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2〕11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湖北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23〕9號),加快推進我市氣象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根本方向,全方位提供高質量氣象服務,為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氣象力量。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80%以上,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7%以上,暴雨預警精細化到鄉鎮(街道),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8%以上,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達到90分以上,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以智慧氣象為主要特征的氣象現代化基本實現,氣象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深度融合,氣象協同發展機制更加完善,氣象監測、預報和服務水平保持全省前列,暴雨預報水平、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全省領先。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氣象科技創新能力。
1.強化氣象預報基礎性研究。繼續發展和完善0—14天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產品體系,加大災害性天氣客觀預報產品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逐步將災害性天氣產品預報時效延長至1周。開展氣候模式在次季節(未來15—60天)的應用。提高提前1月預報重大天氣過程的預報能力。開展氣候年景分析,探討氣候年景預測技術研發。(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2.打造氣象科技創新平臺。推進咸寧長江中游暴雨監測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建設,聯合武漢暴雨研究所開展暴雨、強對流天氣等監測科學試驗。聚焦咸寧本地暴雨預報預警技術開展研究,加強天氣機理、氣象災害發生機理、氣象規律等基礎研究。(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農業農村局)
3.構建氣象科技協同創新機制。開展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等影響評估,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氣象科技支撐。聯合科研機構、部門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技術聯合攻關,組建跨部門、跨行業的氣象科技創新團隊。(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
(二)推進氣象基礎能力建設。
4.夯實氣象監測基礎。圍繞生態、交通、農業、旅游等發展及防災減災需要,增加觀測項目,在氣象監測盲區和防災重點區域加密建立多要素區域自動氣象站,實現自動氣象站平均間距不超過7公里,氣象災害敏感區達到3~5公里。優化完善全市天氣雷達布局,實現天氣雷達6個縣(市、區)全覆蓋監測。推進市級氣象設備計量檢定中心建設。編制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確保探測數據的有效性和穩定性。(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5.提升精準預報能力。加強雷達、衛星等資料應用,強化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究,根據咸寧氣候特點,提高“小局地、短歷時、強降水”天氣監測預警的準確率、命中率、提前量。(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6.推進氣象信息化建設。推進氣象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基于場景、基于影響的氣象服務技術,建設防災減災決策氣象服務系統,發展智能研判、精準推送的智慧氣象服務,開發基于大數據的具有實況監測、氣候歷史比對、影響預估、風險預警、決策氣象等功能的智能氣象服務終端APP。(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三)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7.強化預警發布能力。落實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防汛應急響應機制,實現紅色預警信號向重點服務對象自動“叫應”,實現紅色預警信號30分鐘內送達重要部門、重點單位責任人和重點人群,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達到95%以上。加強與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合作,實現高級別氣象預警短信全網自動發布,提升發布時效。做好與社區顯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發布終端對接,實現預警信息實時展示和播放。(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經信局、市文旅局、市應急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8.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御應對能力。完善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運行機制,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鄉鎮政府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推進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與應急云廣播、電視、廣播、LED顯示屏對接。持續推進氣象防災減災示范鄉鎮創建工作,聯合應急等部門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引領鄉鎮、社區防災減災救災抗災能力建設。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實現縣級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全覆蓋。(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科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9.加強流域氣象服務能力。織密重要湖庫、中小河流地面氣象觀測網,布設移動氣象站、無人機等應急觀測系統。基于氣象與水利等部門數據的共享互通,總結流域性致洪暴雨在不同承載體的發生發展特征,分析提煉分區域分等級的致災閾值。針對咸寧境內五個流域性水系制作發布暴雨洪澇氣象風險預警產品。面向強降水天氣過程,及時開展暴雨危險性和人口、經濟風險預警服務。(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水利和湖泊局)
10.提升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地面固定作業點標準化建設和流動作業點安全提升行動。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裝備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升級改造,推進人影火箭自動化率達到60%,加快建設人影裝備、彈藥物聯網系統,推進電子鎖定裝置應用全覆蓋。全面增強人工影響天氣在改善空氣質量、森林防滅火等方面能力。完善人工影響天氣決策調度和指揮協同機制,聯合公安、應急等部門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與軍民航合作做好人影空域保障。(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四)提高氣象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
11.拓展農業生產氣象服務范圍。推進湖北省獼猴桃氣象服務中心能力建設。圍繞茶葉、中藥材、蔬菜等重點特色農業產業鏈,建設市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持續推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開展主要特色作物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和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為選育適應氣候變化的優質品種提供支撐。建立和完善針對不同農作物的高溫干旱、暴雨洪澇、低溫冷(凍害)、長連陰雨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指標;針對水稻、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制作系列化、精細化、無縫隙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客觀產品,制定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產品制作與發布業務流程。開展旱澇、高溫熱害等氣象災害風險保險指數研發,完善糧食作物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轉移機制。(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農業農村局)
12.提高能源氣象服務水平。加強基于氣象數值模式+微地形訂正模型+實況覆冰驗證的輸變電線路精細化覆冰預測預警技術研究,開展易覆冰微地形特征解析,完善覆冰模型參數和校核,提升輸變電線路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能力。開展針對電力輸送安全的降水、風、凍雨等精細化氣象要素預報,基于智能網格預報和格點實況產品,為供電單位提供更加精準、精細到線路和點位的高溫、雷擊、強對流等氣象風險預警產品。(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改委,咸寧供電公司)
13.強化交通氣象服務能力。完善交通自動氣象站網布局,多方籌措資金,或者聯合相關部門以共建共享方式,在重要高速公路、鐵路、碼頭等交通節點補充建設自動氣象站,提高站點布局密度。(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
(五)提高氣象服務保障人民美好生活能力。
14.豐富公共氣象服務供給。升級完善氣象融媒體平臺,實現微信、微博、網站、短視頻等各類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構建全媒體發布矩陣。加強面向城市應急處置、防洪排澇、交通出行、電力調度等安全運行不同場景的氣象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產品制作能力。針對暴雨、強對流等重大災害性天氣和極端天氣事件,以及“兩會”、春運等重大活動和重要節點提供優質氣象服務。(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咸寧供電公司)
15.強化生態環境氣象服務保障。針對國家、省級濕地公園及幕阜山區等重點生態屏障地區,優化濕地、森林生態氣象站網布局。加強大氣污染成因分析,改進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式,發展重污染過程定量評估。(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旅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16.推動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深入挖掘崇陽、通城“天然氧吧”氣候生態品牌的經濟、社會效益。推進通山縣打造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氣候生態品牌。研發培育云海、星空、賞花等特色旅游氣象服務。(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地要將氣象高質量發展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相關規劃,加強組織實施,細化具體措施,推動跟蹤問效。各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氣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二)加強投入保障。按照事權劃分保障氣象事業發展投入。按照政策做好氣象部門干部職工、科技人才有關地方待遇保障,加大氣象基本建設投資、設備迭代升級和運行維護等財政經費保障。(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氣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三)加強人才保障。加強高層次氣象人才引進培養和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將氣象人才納入地方人才庫同等享受地方人才政策,在科研項目、課題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對氣象科技人員予以支持。(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氣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8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