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中文字幕乱伦视频,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最好的观看2018中文

  • 索 引 號:011336909/2016-02057
  • 文  號:
  • 發布機構: 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分類:宏觀經濟調控
  • 有 效 性:有效
  • 發布日期:2016年09月27日
  • 名  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落實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目標和任務分工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落實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目標和任務分工的通知

字號: 分享到: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經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為切實做好《綱要》實施工作,市政府決定,按照職責分工,將《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地、各部門。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分工原則

(一)突出主要目標和任務。圍繞《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對主要指標、重大政策、重要舉措、重點工程等要求明確、操作性強、有利于評價和考核的內容進行分解落實。

(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需要政府履行職責的目標和任務進行分解,并納入對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部門、咸寧高新區的目標考核范圍;對依靠市場主體自主行為實現的目標和任務不作分解,主要是通過規劃公開、政策解讀、宏觀調控、政府公共服務改善等方式合理引導市場主體預期,激發市場活力。

(三)合理劃分責任。在統籌考慮各級人民政府事權及配置公共資源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將發展目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市有關部門,部分目標任務同時分解落實到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由多個單位負責的,排在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認真貫徹落實《綱要》,并將本地“十三五”主要目標與全市目標全面銜接,確保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落細。

二、主要指標分工

(一)約束性指標。

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市公安局、市統計局)

2.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1年。(市教育局)

3.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累計達到23.89萬人。(市委農辦、市扶貧辦)

4.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2萬人。(市人社局)

5.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累計完成1.83萬套。(市房產局)

6.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達到35張。(市民政局)

7.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01萬公頃。(市國土資源局)

8.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累計控制在17.25萬畝。(市國土資源局)

9.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累計降低30%。(市水務局)

10.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完成省下達指標。(市發改委)

1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市發改委)

12.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下達指標。(市發改委)

13.森林覆蓋率達到50.07%,森林蓄積量達到0.1892億立方米。(市林業局)

1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縣級以上城市濃度累計下降18%。(市環保局)

15.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達到100%。(市水務局)

16.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以內。(市環保局)

(二)預期性指標。

1.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左右。(市發改委)

2.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6%。(市發改委)

3.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4%。(市發改委)

4.對外貿易總額(含服務貿易)達到7.7億美元。(市商務局)

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市財政局)

6.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7.4%。(市發改委、市統計局)

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市住建委、市統計局)

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8%。(市科技局)

9.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7件。(市科技局)

10.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5%,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80%。(市經信委)

1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市科技局)

12.戶籍人口310萬人,????????常住人口265萬人。(市公安局)

13.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市衛計委)

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8萬元。(市人社局、市農業局、國家統計局咸寧調查隊)

15.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完成24.5萬人。(市人社局)

16.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市人社局)

三、主要任務分工

(一)建設小康咸寧。

1.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到2020年耕地、園地地力提高一個等級,為全省耕地質量保護做出示范;全面實施農產品加工千億產業振興行動,構建“1+6”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體系,扶強一批行業領先的農產品加工旗艦,著力打造百億產業農產品加工園,到2020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400億元,年均增長4.5%;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超過1300億元,比“十二五”期末翻一番。不斷提升農業生產安全和裝備水平,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優化重要農產品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布局,打造一批樣板示范園區。做強做優三大“百億產業”,做大做實十個特色農產品基地。積極開展境外農業開發,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拓寬農產品供給渠道。建立健全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積極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證券化步伐,建設林業碳匯交易服務中心。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支持農業行業協會發展農商聯盟等新型商業模式。(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商務局)

2.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2025湖北行動綱要》,強力實施工業崛起戰略,深入推進“一工程三計劃”,推動工業經濟總量倍增、質效并進,到202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2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實施“大企業、大產業、大園區”三大工程,精心培育百億企業、百億產業、百億園區。重點改造升級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冶金建材等優勢傳統支柱行業,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實施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工程,努力實現新興產業規模倍增。(市經信委、市科技局)

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現代物流業。做優物流產業布局,做大物流產業規模,做強物流市場主體,發展冷鏈物流、制造業物流、商貿物流等,構建現代物流產業體系。建設公鐵聯運的物流園區,打造鄂南乃至中部地區重要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金融服務業。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市域金融工程,打造咸寧金融港,到2020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16%,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360億元,年均增長16%。(市政府金融辦)

旅游業。實施旅游精品戰略,發展月光旅游經濟,加快溫泉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湖北咸寧國際溫泉文化旅游節知名品牌,深化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效應,形成“一核兩翼四極”全域旅游空間布局,努力將咸寧建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際溫泉休閑養生旅游目的地,爭取到2020年,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達到1億人次,年均增長21%以上;旅游總收入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23%以上。(市旅游委)

商貿流通業。進一步優化商貿業發展布局,規劃建設一批市、縣級商業中心和特色商業街。統籌城鄉市場體系建設,建立一批鄉鎮商貿中心、配送中心和直營連鎖店,發展壯大專業批發市場和名特優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加快構筑功能完善、高效暢通的城鄉雙向流通網絡。(市商務局)

房地產業。堅持市場配置與政府保障相結合,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合理確定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實施廉租住房與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差別租金、分類保障和梯度補貼。(市房產局)

汽車全鏈條服務業。依托大區域汽車消費市場,實施咸寧CT檢測設備產業園、華中汽車產業物流園、華中汽車配件及用品電商基地、華中汽車市場專業服務中心、“東方汽車文化谷”等重點工程,完善汽車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市商務局)

電子商務。積極推進電子商務應用,完善支付、征信、認證和數據記錄等電子商務支撐平臺。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持有條件的內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市商務局)

健康養老產業。推動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壯大,實施香城泉都醫養休閑中心、富臨溫泉生態養生旅游度假區、梓山湖新城江南里智慧養老家園等重點項目,培育健康體檢、健康咨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體育健身等健康服務新業態,促進醫養結合,發展社區健康養老產業,打造全國健康養生養老示范城市和華中健康養生(養老)谷。(市民政局、市衛計委)

4.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持續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骨干網絡,升級接入網和城域網;深入普及無線寬帶網,在城鎮熱點公共區域推廣免費高速無線局域網介入,實現人口密集區域的深度覆蓋。推動信息化與城市發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設智慧咸寧。重點圍繞電力、公共安全、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等行業領域,促進多領域互聯網融合發展。(市經信委)

5.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和品牌戰略,積極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力爭到2020年全市質量總體水平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基本建成質量強市。實施制造業、農產品、服務業、“老字號”等品牌培育工程,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縣”,到“十三五”末新增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0個,國際知名、國內領先品牌5個,湖北名牌產品100個,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7000件以上,馳名商標達20件以上。(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

6.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健全脫貧工作機制,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主要對象,圍繞“一有、兩不愁、四保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養老有保障)目標,堅持開發扶貧與社會保障兩輪驅動,實施“五個一批”脫貧工程,推進幕阜山貧困區域加快發展,做到精準扶貧、政策兜底,實現全市3個貧困縣摘帽、23.8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市委農辦、市扶貧辦)

(二)建設綠色咸寧。

1.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成銜接長江、幕阜山的“二縱二橫一帶”立體綜合運輸大通道。推進大江大河治理、湖泊治理、城市防洪排澇、重點水源、供水保障、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利精準扶貧等重點水利工程,完善水生態保障體系,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快構建現代化骨干電網體系,實施覆蓋全市的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形成以220千伏變電站為樞紐、110千伏電壓等級為主、35千伏電網等級為輔的主網架結構。統籌油氣運輸通道和儲備系統建設,合理布局油氣管網設施。(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供電公司)

2.推動城鄉綠色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動城市防洪排澇、城市供水保障、城市水資源保護、城市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城市水土保持建設,加強城市水域岸線管理,科學確定城市水資源承載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培育發展一批重點城鎮、特色城鎮。打造城鎮綠色生活空間,推廣綠色建筑,將綠色理念融入決策、規劃、設計、建設、使用和維護的全過程,力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50%;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營造綠色消費環境;以“低碳示范社區試點”建設為切入點,推進低碳社區規劃建設;深入實施“綠滿鄂南”行動,積極推進省級森林城鎮、省級綠色示范鄉村建設。(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市林業局、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

3.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級生態保護和建設示范區,打造生態文明咸寧樣板。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及山林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精細化管理和指標剛性約束。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爭取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40%以上。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實施建設用地總量與開發強度雙控行動。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實施綠色標識、綠色認證、綠色產品政府采購、節能低碳環保發電優先調度、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監督管理等制度;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指標體系,增加綠色發展指標,提高綠色考評權重;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探索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適時調整主要污染物指標種類,納入約束性指標。(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供電公司、市國土資源局、市物價局)

(三)建設創新咸寧。

1.培育發展新動力。以擴大服務消費、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為重點,打造多點支撐的消費增長格局。完善消費基礎設施網絡,在城市社區和村鎮布局建設共同配送末端網點,提高“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效率。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信息化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加強電子電器、衛生材料、紡織服裝、茶葉、汽車零部件等優勢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打造和培育全市外貿出口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經信委)

2.構建發展新體制。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提高政府履責的規范性和透明度。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并聯審批,完善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平臺建設,形成便捷的服務環境。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城市建設、基礎設施、交通、金融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引領作用,增強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效益,著力打造2—3家綜合實力強的龍頭企業。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采取PPP、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撬動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重點領域投資。以完善要素市場、市場化價格改革等為重點,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以創建國家信用城市為契機,建立信用托底的新型監管機制,發揮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作用,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打造“信用咸寧”靚麗名片。(市編辦、市政府法制辦、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物價局)

3.大力實施科技創新。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目標,整合長江工業園、咸安、赤壁、嘉魚、通城等五個園區,打造若干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科技孵化器、工程技術中心和產學研研究院。加快設立咸寧市科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積極引領科技型人才開展創新活動。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企業創業與培育、專利倍增、科技行政服務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重點工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以政府科技投入為引導,企業研發投入為主體,社會資本為補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

4.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實施金融領先戰略,創建全省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打造全功能金融服務平臺,組建咸寧金融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普惠金融,實施“N種政府主導性金融產品創新工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年均增長20%;到2020年,全市滬深兩市上市企業達到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凈增20家。創新發展綠色金融,積極開展“碳經濟”“碳金融”,以及林業資產證券化,設計開發具有咸寧特色的“茶票”“油茶票”等產品。(市政府金融辦、市人行)

5.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推進“青年創業012345優惠政策”和創新創業先鋒行動計劃。建設創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創業社區。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機制。積極培育創新創業典型,爭創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市人社局、團市委)

(四)建設開放咸寧。

1.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圍繞經貿暢通、項目聯通、資金融通、品牌響通,整合優化全市茶產業資源,積極參與國際茶產業推介會、邀賓會,打造萬里茶道源頭“咸寧品牌”。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與俄羅斯伏爾加河經濟帶等戰略疊加機遇,加強與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全面合作。更大力度爭取咸寧港區參與武漢新港重要項目、重要港口建設,拓展海上通道。(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

2.提升對外開放綜合競爭優勢。落實境外投資“雙重工程”, 加快推動培育出口基地升級為國家級、省級專業型示范基地,打造外貿出口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依托武漢新港咸寧港區建設,構建大通關體制,加強與沿海沿邊口岸海關、檢驗檢疫機構的合作。(市商務局)

3.促進區域協作開發融合。全面實施《精準對接大武漢發展規劃》,推動多領域的雙向對接。加快推進《咸寧共識》落地,深化與岳陽、九江等市合作,實施基礎設施、邊貿區域、生態文化旅游等“小三角”建設重大工程,打造“中三角”示范區。大力發展邊貿經濟,推動通城與江西修水、湖南平江加強合作,共建“通平修”次區域合作示范區,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省際合作典范。(市商務局)

(五)建設幸福咸寧。

1.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建立基本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增長長效機制。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多元化,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探索管辦分離多樣化的有效實現形式。積極推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加快發展。(市財政局、市衛計委、市文新廣局、市體育局)

2.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把咸寧職教園建成一座“中部領先、全國一流、區域一體、協同創新、產教深度融合”的鄂南職業教育集團。 提升湖北科技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辦學能力,支持建設一批有特色的重點學科,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構建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高等教育體系。(市教育局)

3.加快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深入開展“一五一十”“三扶一助兩促進”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建設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為抓手,打造具有咸寧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品牌;有效擴大“溫泉之鄉”“桂花之鄉”“楠竹之鄉”“嫦娥文化之鄉”等地域生態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咸寧特色的生態文化品牌。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現代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強市,努力實現“文化小康”。(市委宣傳部、市文新廣局、市教育局)

4.促進就業和收入分配。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特殊人群職業培訓等促進就業重點行動計劃,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初次分配格局,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市人社局)

5.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到“十三五”期末,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1萬人。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逐步落實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以臨時救助為補充、其他專項救助制度相銜接、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救助體系。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進危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房產局)

6.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推進健康咸寧建設。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擴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圍,推進支付方式改革,開展跨省就醫結算試點。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規模化、差異化的醫療衛生機構,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推行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建立完善分級診療模式。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全面建成以市級為核心、縣(市、區)為樞紐、街(鄉)為依托、社區(村)為基礎的四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推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打造健康服務業發展示范區。建成咸寧市幕阜山省級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建立食品藥品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工程,推進市縣鄉三級食品藥品監管網格化互聯互通。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籌辦咸寧市綜合性運動會。加強群眾健身活動場所和健身設施建設,到2020年力爭全市人均體育場面積達到1.5平方米。(市衛計委、市民政局、市食藥局、市體育局)

7.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方案,大力發展“互聯網+養老”,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保障婦女兒童權益,把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建立完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長效工作機制。落實人口發展戰略,全面落實二孩政策。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專業人才隊伍及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施青少年事務社工培訓工程,開展政府購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建成一支500人的青少年社工隊伍。推進全市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殘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市衛計委、市民政局、市婦聯、市殘聯)

8.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建設法治政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監督,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市政府法制辦、市編辦)

9.完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牽頭、社會協同、公眾參與、互為補充”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基層社區復合治理功能。“十三五”期間,建設668個農村社區服務站,實現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全覆蓋。推進農村社區標準化建設。建立流浪兒童、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幫扶基地,樹立“咸寧幫扶”品牌。(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四、工作要求

(一)制定計劃,細化任務。各地、各部門要以《綱要》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踐行“三維綱要”和“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以質為帥、量質兼取”的工作方針,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層層抓好落實。市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標作業,分年度制定工作計劃,明確任務和完成時限,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確保如期完成“十三五”主要目標任務。對負責落實約束性指標的有關部門,要將指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對負責落實預期性指標的有關部門,要自加壓力,提前謀劃分年度目標任務,爭取“十三五”頭三年超過進度目標,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標爭得主動、打下基礎。

(二)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部門、咸寧高新區要增強進取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認真履職盡責,真抓實干,精誠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綱要》實施。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任務,牽頭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大綜合協調、統籌推進、督促落實等工作力度;其他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積極參與,支持和配合牽頭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三)跟蹤落實,確保實效。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部門、咸寧高新區要對《綱要》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加強監測評估、督查考核,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及時報告落實《綱要》進展情況。市發改委要建立主要指標動態監測和考核制度,每年對落實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報市人民政府。

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9月18日

責任編輯:admi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