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4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
––––2024年10月30日在咸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毛湘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咸寧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市級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向會議報告2024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請予審議。
預算調整的主要事由
今年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和市人大監督支持下,財政部門加快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落實落細過“緊日子”舉措,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加強財會監督,切實防范債務風險,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但受經濟、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預計收支變動幅度較大,按照《預算法》規定,需對市級預算進行調整。
(一)體制結算因素。因機構改革以及結算墊付消費券資金等影響,下級上解收入增加5,576萬元;因新增專款補助、鄉村振興資金轉列線下結算等影響,補助下級支出增加23,452萬元。
(二)加大爭取因素。加大向上爭取力度,上級轉移支付增加114,300萬元,需納入預算管理。
(三)政策變化因素。到期再融資債券不能繼續借新還舊,一般債券、專項債券再融資收入分別減少9,143萬元、17,808萬元。
(四)收支控管因素。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清理、收回、盤活資金5,593萬元;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5,800萬元。
二、預算調整的主要內容
(一)一般公共預算
1.收入預算總計由827,725萬元,調整為925,765萬元(與第一次調整預算比,下同),調增98,040萬元,增長11.8%(見表一)。
(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照年初預算執行,不作調整。
(2)轉移性收入由494,918萬元,調整為602,101萬元,調增107,183萬元,增長21.7%。其中:
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由69,500萬元,調整為84,061萬元,調增14,561萬元。主要是新增城鄉建設發展補助、促消費補助、稅收增量激勵和“12.1”專案補助等。
共同事權轉移支付收入由108,187萬元,調整為153,393萬元,調增45,206萬元。主要是新增居民醫保省級補助3.1億元、交通轉移支付1.4億元等。
專項轉移支付收入由57,253萬元,調整為111,786萬元,調增54,533萬元。主要是新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基建投資2.5億元、石漠化治理專項資金1.87億元、污水管網基建投資6,745萬元、普惠金融專項6,174萬元等。
下級上解收入由36,227萬元,調整為41,803萬元,調增5,576萬元。主要是環保稅上解增收2,400萬元、收回墊付縣市區促消費資金1,796萬元等。
上年結轉收入88,485萬元,按照上級批復的決算數據實填列。
調入資金由110,744萬元,調整為98,051萬元,調減12,693萬元。主要是執行中開源節流,收支缺口縮小,調入資金減少。
政府一般債券收入由43,922萬元,調整為34,779萬元,調減9,143萬元,到期再融資債券不能繼續借新還舊。
2.支出預算總計由827,725萬元,調整為925,765萬元,調增98,040萬元,增長11.8%(見表二)。
(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679,864萬元,調整為719,682萬元,調增39,818萬元,增長5.9%。
主要調整的支出科目: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由77,413萬元,調整為76,068萬元,調減1,345萬元,下降1.7%。主要是嚴格執行過“緊日子”負面清單,壓減一般性支出。
公共安全支出由36,231萬元,調整為30,692萬元,調減5,539萬元,下降15.3%。主要是信息化項目進度滯后。
教育支出由45,769萬元,調整為48,680萬元,調增2,911萬元,增長6.4%。主要是補列支持湖北科技學院“雙一流”建設2,000萬元。
科學技術支出由25,706萬元,調整為23,935萬元,調減1,771萬元,下降6.9%。主要是咸寧高新區據實兌現科技創新獎補資金。科學技術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3.3%,達到考核要求。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由9,179萬元,調整為9,313萬元,調增134萬元,增長1.5%。主要是刺激消費加大文旅宣傳促銷力度。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由75,120萬元,調整為70,789萬元,調減4,331萬元,下降5.8%。主要是婦幼托育中心項目按照施工進度付款,部分資金結轉下年支出。
衛生健康支出由112,081萬元,調整為160,774萬元,調增48,693萬元,增長43.4%。主要是新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央基建投資、居民醫保省級補助等上級專款支出。
節能環保支出由21,843萬元,調整為20,800萬元,調減1,043萬元,下降4.8%。主要是西涼湖水修復生態工程結轉下年支出900萬元等。
城鄉社區支出由56,143萬元,調整為51,488萬元,調減4,655萬元,下降8.3%。主要是機構改革,城管及住新部門原相應支出轉列其他科目。
農林水支出由66,506萬元,調整為67,515萬元,調增1,009萬元,增長1.5%。主要是森林防火增發國債項目進度加快,本年支出增加。
交通運輸支出由16,929萬元,調整為22,301萬元,調增5,372萬元,增長31.7%。主要是新增國省道路面改造省級補助資金。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由4,496萬元,調整為5,781萬元,調增1,285萬元,增長28.6%。主要是新增汽車以舊換新省級補助資金1,012萬元等。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由13,090萬元,調整為10,505萬元,調減2,585萬元,下降19.7%。主要是土地增減掛鉤收入減少,相應支出減少。
住房保障支出由31,856萬元,調整為33,792萬元,調增1,936萬元,增長6.1%。主要是增加老舊燃氣管網設施更新改造工程資金1,500萬元等。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由7,020萬元,調整為9,814萬元,調增2,794萬元,增長39.8%。主要是安排消防和地質災害防治資金2,173萬元等。
預備費余額由3,870萬元,調整為2,484萬元,本次動用1,386萬元,主要用于中歐班列、文旅宣傳促銷、政府投資項目“兩算”等重大工作及促消費配套性支出等(見表七)。
債務付息及發行費支出由12,328萬元,調整為11,840萬元,調減488萬元。按債券發行情況據實兌付。
轉移性支出由121,153萬元,調整為179,375萬元,調增58,222萬元,增長48.1%。其中:
上解上級支出由49,807萬元,調整為49,789萬元,調減18萬元,主要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地方上解支出減少。
補助下級支出由35,273萬元,調整為58,725萬元,調增23,452萬元,增長66.5%。主要是新增石漠化治理專款補助支出1.87億元和本級鄉村振興銜接資金4,820萬元通過結算補助縣市區。
結轉下年支出由36,073萬元,調整為70,861萬元,調增34,788萬元,增長96.4%。主要是部分專款項目進度不及預期。
債務還本支出26,708萬元,不作調整。
3.收支調整后,一般公共預算保持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見表三)
1.收入預算總計由435,663萬元,調整為439,399萬元,調增3,736萬元,增長0.9%。其中: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由256,489萬元,調整為215,476萬元,調減41,013萬元,主要是土地市場不及預期。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由5,000萬元,調整為3,000萬元,調減2,000萬元。主要是預期新建商住房減少。
污水處理費收入由5,170萬元,調整為4,300萬元,調減870萬元。主要是城區用水量減少。
專項債務對應項目專項收入由18,255萬元,調整為44,163萬元,調增25,908萬元。主要是再融資政策調整,原計劃財政借新還舊,現由單位據實兌付。
轉移性收入由13,121萬元,調整為31,940萬元,調增18,819萬元。主要是新增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15,209萬元、三峽后續專項資金4,037萬元。
債務轉貸收入由137,628萬元,調整為140,520萬元,調增2,892萬元。主要是9月新增發行專項債券20,700萬元,再融資債券減少17,808萬元。
2.支出總計由435,663萬元,調整為439,399萬元,調增3,736萬元,增長0.9%。其中: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由224,384萬元,調整為207,344萬元,調減17,040萬元。以收定支安排。
農林水支出4,037萬元,主要是三峽后續專款安排相關支出。
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安排支出15,209萬元。
其他地方自行試點項目收益專項債券收入安排的支出由52,359萬元,調整為72,791萬元,調增20,432萬元。主要是9月新增發行專項債券以收定支安排支出。
彩票公益金支出由3,462萬元,調整為3,643萬元,調增181萬元。含上年彩票公益金結轉收入安排支出。
專項債務付息及發行費支出由19,936萬元,調整為19,352萬元,調減584萬元,按發行規模據實兌付。
調出資金由31,030萬元,調整為15,135萬元,調減15,895萬元。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減少,相應計提減少。
結轉下年支出由3,994萬元,調整為4,253萬元,調增259萬元,根據項目進度據實調整。
債務還本支出維持90,328萬元不變。
3.收支調整后,政府性基金預算保持平衡。
(三)社保基金預算(見表四)
本年收入455,995萬元,本年支出434,525萬元,均不作調整。社保基金當年結余21,470萬元,滾存結余407,361萬元,與年初預算持平。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見表五)
本年收入由年初預算7,732萬元,調整為8,013萬元,調增281萬元。其中:利潤收入調增128萬元,主要是按審計核定的利潤征收;股利、股息收入新增153萬元,主要是參股企業股權分紅收入。
本年支出7,732萬元,調整為8,013萬元,調增281萬元。其中,調出資金調增281萬元,共調入7,913萬元到一般公共預算。
收支調整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保持平衡。
三、確保預算平衡的主要措施
(一)開源增收做大財政蛋糕。一是激活體制“養”稅。完善市與高新區財政體制,明晰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二是財稅聯動“護”稅。做好重點項目稅源評估,開展欠稅漏稅協同追繳。三是涵養財源“穩”稅。用好“財政+金融”政策工具箱,落實減稅降費、涉企稅費優惠政策。四是緊盯產業“引”稅。圍繞我市五大優勢產業,推動域外企業承接建設項目“就地”注冊。
(二)優化結構保障重點需求。習慣過“緊日子”,執行中持續壓減一般性、低效、無效支出,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嚴防年底突擊花錢。做實市委市政府大事要事保障清單、項目輕重緩急排序清單,兜牢“三保”底線,優先安排社保、債務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和科技、教育、民生等重點支出,支持“五個以”“五個一”,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
(三)力促發展用好增量政策。全面對接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全面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加快“三變”步伐、加強盤活利用。用好化債政策,爭取債務置換額度,防范地方債務風險。研究市級新一輪房地產補貼政策,疊加運用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等政策工具,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不斷激活消費潛力,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加快推進“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
(四)加強管理主動接受監督。深化財政財務管理綜合改革、零基預算3.0改革,規范部門財務管理,強化監督指導員駐點監督職責,做實“紅黃榜”制度。印發并落實《關于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意見的整改工作方案》,認真整改人大預算審查意見;積極落實審計監督要求,抓好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擴大預(決)算信息公開范圍,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